典型干旱区绿洲春季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刘洪波, 丁邦新, 白云岗, 张江辉, 王硕, 黄战

刘洪波, 丁邦新, 白云岗, 张江辉, 王 硕, 黄 战. 典型干旱区绿洲春季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土壤通报, 2021, 52(2): 279 − 28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0040201
引用本文: 刘洪波, 丁邦新, 白云岗, 张江辉, 王 硕, 黄 战. 典型干旱区绿洲春季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土壤通报, 2021, 52(2): 279 − 28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0040201
LIU Hong-bo, DING Bang-xin, BAI Yun-gang, ZHANG Jiang-hui, WANG Shuo, HUANG Zha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alinity in an Oasis of Typical Arid Regions in Spring[J].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1, 52(2): 279 − 28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0040201
Citation: LIU Hong-bo, DING Bang-xin, BAI Yun-gang, ZHANG Jiang-hui, WANG Shuo, HUANG Zha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alinity in an Oasis of Typical Arid Regions in Spring[J].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1, 52(2): 279 − 28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0040201

典型干旱区绿洲春季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3305)、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KY2020072)、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2020A01002-1)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洪波(1982−),男,湖北天门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与推广及土壤盐渍化治理。E-mail: lhb090@163.com

    通讯作者:

    丁邦新: E-mail: dovebx@163.com

  • 中图分类号: S156.41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alinity in an Oasis of Typical Arid Regions in Spring

  • 摘要: 干旱区绿洲春季土壤盐渍化问题十分严重。以新疆第二师31团灌区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春季灌区内不同深度土层的盐渍化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这一地区土壤盐渍化规律,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春季灌区内土壤pH值范围在8.01 ~ 8.32,总体呈碱性;土壤盐分呈表聚型,盐分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在耕地土壤以SO42−、在非耕地土壤以Cl为主;盐分类型耕地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非耕地以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不同深度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在水平方向均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且大多具良好的空间相关性;其中,40 ~ 6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空间相关性强烈,0 ~ 20 cm、20 ~ 40 cm、80 ~ 100 cm土层空间相关性中等。在垂直方向上,0 ~ 20 cm、40 ~ 6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在1.59 ~ 8.91 g kg −1之间;20 ~ 40 cm、80 ~ 100 cm土层盐分含量相对较低,在2.44 ~ 3.95 g kg −1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空间分布状况基本一致,研究区中部及东北部盐分含量相对较高,且由中部向两侧逐渐递减。中部荒漠化程度高,地势低洼之处盐分含量达3.00 ~ 8.91 g kg−1;西北和东南部盐分含量相对较低,在1.59 ~ 3.00 g kg −1之间。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the oasis of the arid area in spring is very serious.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a typical oasis area. The pH and salts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in the irrigation area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lassical statistics, geostatistical and GIS methods in the 2nd Division, 31st Regiment, Xinji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 values of soils in the irrigation area ranged from 8.01 to 8.32 and was alkaline in general. The salt in spring was accumulated in soil surface. The main cations of soil salt composition were K+ and Na+. The main anion was SO42− in the cultivated soil and was Cl in the uncultivated soil. The arable and non-arable lands were mainly belonged to chloride-sulfate type and sulfate-chloride type,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soil salts at different depths were strongly different and most of them showed good spatial correlations. The soil salt content at the 40-60 cm soil layer showed a strong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contents of soil salt in the 0-20 cm, 20-40 cm, and 80-100 cm depths showed a moderate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contents of soil salts were higher at the 0-20 cm and 40-60 cm depths, ranging from 1.59-8.91 g kg−1, and were lower at the 20-40 cm and 80-100 cm depths, ranging from 2.44-3.95 g k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alt contents within the same soil depths were basically same. The areas with high soil salinity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and northeast of the study area and in the area with high desertification and low terrain, with 3-8.91 g kg−1 salt contents. The soil salt contents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the middle to the two sides, and was relatively low (1.59-3 g kg−1)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of the study area.
  • 土壤的盐渍化问题主要发生在气候十分干燥的干旱、半干旱区,是一种由特定的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1],盐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安全[2-3]。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地区,区内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具有相对稳定水源供给的绿洲平原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4],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灌溉水下渗和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下,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十分活跃,加上排水系统不健全,许多灌区内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5-6]

    新疆第二师31团绿洲灌区位于塔里木河下游始端,恰拉水库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之间的狭长地带,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是典型的人工绿洲灌区。由于过去几十年来的不合理灌排,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不断在增加,造成土地退化,部分区域作物难以正常生长,土壤盐渍化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对于土壤盐渍化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流域尺度上[7-9],绿洲灌区尺度的盐渍化特征与盐分空间变异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的掌握土壤盐渍化程度、开展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工作,诸多学者如刘迁迁[10]、张飞[11]、谷海斌[12]等人分别对伊犁察南灌区、精河绿洲、石河子灌区的土壤盐分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为盐渍土区域化的治理与防治提供了参考。土壤盐分作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子,影响着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作物死亡[13],掌握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及分布状况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野外定点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第二师31团灌区的土壤盐分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以期掌握不同层次土壤的盐渍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状况,为制定适宜的水盐调控技术和保障灌区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新疆第二师31团位地处新疆巴州尉犁县境内,是新疆典型的沙漠绿洲灌区之一,海拔高度为864 ~ 870 m,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地貌类型有风积、冲积、冲洪积地貌;灌区内光热资源丰富,属极端干旱沙漠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多风沙,降雨稀少且四季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日照时数3036.2 h,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雨量30.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2273 ~ 2788 mm,≥ 10 ℃的年积温4121 ℃,无霜期191 d,气候十分干旱。31团现有灌溉面积7547 hm2,土壤类型主要有草甸土、风沙土、盐土、沼泽土等,以种植棉花和香梨为主,部分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并且受早期塔里木河洪水冲刷影响,垦区广泛分布着大小沙丘和成片垄岗洼地,耕地与荒地相间分布,盐分易于积聚,灌区内土壤盐渍化问题十分严重。

    依据研究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收集和整理研究区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于2019年3月下旬,在31团灌区按照从水库出口沿水渠流向和土壤类型及等间距布点的原则,共随机布设土壤取样点66处(图1)。其中,耕地(棉田、香梨园)采样点49处,非耕地(荒漠灌丛、盐碱裸地)采样点17处,各相邻取样点最大间距约为3 km。通过GPS定点取样,土壤样品使用土钻采集,在每一采样点周围辐射约10 m处选取2个点,呈任意三角形形状采样,将3个点的土壤分层混合后作为一个样品,每个位置土壤采样层次分为0 ~ 20 cm,20 ~ 40 cm,40 ~ 60 cm,60 ~ 80 cm,80 ~ 100 cm,共取得330个样品。将采集的土样分别装入袋中并做好标记,挑出杂物后,风干,研磨,过筛备用。

    图  1  研究区及样点分布示意图
    Figure  1.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map of soil samples in the study area

    土壤样品的测定参照鲍士旦的测定方法[14]。土壤电导率、pH值分别使用电导率仪和pH计测定水土比为5∶1的土壤浸提液;总盐采用残渣烘干质量法;K+ + Na+的测定采用阴阳离子平衡法。CO32−、HCO3的测定采用双指示剂中和法;Cl的测定采用AgNO3滴定法;SO42−的测定采用EDTA间接滴定法;Ca2+、Mg2+的测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

    试验数据采用SigmaPlot 10.0来进行绘图,使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土壤盐分的空间特征使用Arcgis软件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进行Kriging插值。

    不同深度土壤盐分的特征值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耕地土壤pH值范围在8.07 ~ 8.09之间,非耕地土壤pH值范围在8.17 ~ 8.22之间,不同土层深度之间差异不大,研究区的土壤呈碱性。从土壤盐分含量来看,春季蒸发作用对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非耕地土壤盐分表聚现象明显,且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含量均大于耕地,盐分含量范围在1.29 ~ 226.65 g kg −1之间。耕地土壤盐分含量范围在1.20 ~ 15.86 g kg −1之间,不同深度土层的盐分均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同样呈表聚型。耕地土壤中盐分含量总体较低,远小于非耕地土壤,这主要与当地进行冬灌春灌以及春季冰雪融化有关,盐分随水向土壤深层迁移,研究区耕地中1 m土层内的盐分含量总体较低。根据变异系数Cv的分类[15],不同深度土层的耕地土壤盐分均处于中等变异性,而非耕地土壤盐分大多表现为强变异性,这可能与土壤中盐分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有关。

    表  1  土壤盐分含量统计值
    Table  1.  Statistics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alt-affected soil
    土壤类型
    Soil type
    土层深度
    Soil layer
    (cm)
    pH盐分含量
    Salt content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偏度
    Skewness
    峰度
    Kurtosis
    最小值
    Minimum
    (g kg −1
    最大值
    Maximum
    (g kg −1
    平均值
    Average
    (g kg −1
    耕地 0−20 cm 8.08 1.20 15.86 3.47 2.79 0.80 3.37 11.53
    20−40 cm 8.08 1.36 13.19 3.18 1.87 0.59 3.62 16.98
    40−60 cm 8.09 1.19 8.98 3.01 1.39 0.46 2.09 6.25
    60−80 cm 8.01 1.48 11.28 2.91 1.49 0.51 3.84 20.08
    80−100 cm 8.08 1.42 5.81 2.69 1.02 0.38 1.32 1.41
    非耕地 0−20 cm 8.18 1.70 226.65 36.97 59.59 1.61 2.41 6.14
    20−40 cm 8.22 1.29 66.50 16.26 9.42 0.58 1.67 1.63
    40−60 cm 8.17 1.49 31.75 8.26 9.42 1.14 1.48 1.05
    60−80 cm 8.21 1.34 15.70 6.61 5.21 0.79 1.48 −1.01
    80−100 cm 8.20 1.30 45.42 7.18 10.35 1.44 3.51 13.3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依据采样点的土地利用类型,绘制了耕地与非耕地1 m土层内土壤盐分离子含量的累计图,以不同深度下各离子含量的均值来表示(图2)。研究区土壤中不同土层深度的主要盐分离子均相同,耕地土壤盐分组成中阴离子主要为SO42−,阳离子主要为K++Na+,Mg2+、Ca2+、Cl和HCO3的含量相对较少;非耕地土壤盐分组成中阴离子主要为Cl,阳离子主要为K++Na+,其它盐分离子的含量相对较少;盐土中所含盐类的类型主要依据阴离子含量来划分,根据土壤盐渍化类型分类标准[16],研究区耕地土壤盐分类型为氯化物-硫酸盐型,非耕地土壤盐分类型为硫酸盐-氯化物型。

    图  2  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分布图
    图中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柱状数据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salt ions in soil

    不同深度土壤盐分含量的半方差拟合模型及拟合参数列于表2,半方差函数图如图3。研究区0 ~ 20 cm、20 ~ 40 cm、40 ~ 6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符合高斯模型,60 ~ 8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符合高斯模型,80 ~ 10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符合指数模型。在半方差函数模型中,块金值C0是指随机因素共同引起的变异[17],各层土壤盐分含量的C0均较小;C为结构方差,是由非人为的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变异。C0 + C为基台值,是半方差函数随间距递增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平稳值,表示系统内总的变异[18],不同深度土壤的基台值差异不大。块金方差与基台值的比C0 /(C0 + C)表示空间变异性的程度,是指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占系统总变异的比例[19]。根据空间相关性的划分标准来看[20]。40 ~ 60 cm土层土壤盐分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0 ~ 20 cm、20 ~ 40 cm、80 ~ 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块金方差与基台值的比分别为41.9%、32.7%、23.7%,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60 ~ 8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为纯块金效应,块金方差与基台值的比也表现为弱空间相关性,在研究范围内,60 ~ 8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性。

    表  2  半方差函数模型及相关参数
    Table  2.  Semi variance function model and related parameters
    土壤深度
    Soil depth
    理论模型
    Theoretical model
    块金值C0
    Nugget
    基台值 (C0 + C)
    Sill value
    C0 /(C0 + C
    (%)
    变程(km)
    A
    决定系数
    R2
    残差
    Residual error
    0 ~ 20 cm 高斯模型 0.14 0.33 41.9 6.54 0.655 0.0347
    20 ~ 40 cm 高斯模型 0.09 0.28 32.7 3.83 0.389 0.0856
    40 ~ 60 cm 高斯模型 0.03 0.23 13.2 3.57 0.383 0.0178
    60 ~ 80 cm 线性模型 0.21 0.21 100 12.47 0.000 0.0147
    80 ~ 100 cm 指数模型 0.04 0.18 23.7 7.70 0.872 0.02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3  土壤盐分含量的半方差函数拟合图
    Figure  3.  Semi variance function curves of total soil salt

    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图见图4。从插值结果来看,研究区春季土壤盐分含量在0 ~ 20 cm、40 ~ 60 cm土层较高,范围在1.59 ~ 8.91 g kg−1之间,在20 ~ 40 cm、80 ~ 10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相对较低,范围在2.44 ~ 3.95 g kg−1之间。水平方向上,0 ~ 20 cm、40 ~ 6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大于4 g kg−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西南部以及中心区域,其它位置盐分含量均相对较低。20 ~ 40 cm、80 ~ 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大于3 g kg−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西南部,其它位置盐分含量均相对较低。总体来看,不同深度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基本一致,盐分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以及东北部,边界荒漠化程度高,地势较为低洼的区域,并由中部逐渐向两边递减,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的盐分含量相对较低。

    图  4  土壤盐分含量的分布Kriging插值图
    Figure  4.  Kriging interpol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salt content

    文中通过对31团灌区盐分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发现,研究区春季土壤盐分呈表聚型,不同深度土层的耕地土壤盐分均处于中等变异性,非耕地土壤大多表现为强变异性,这与巩玉红[21]、宋玉[22]、李新国[23]等在干旱地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研究区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在春季强烈的蒸发作用下盐分不断在地表积聚,加剧了水盐运动。另一方面,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两河下游河床历史上多次改道,在灌区内形成耕地与荒地相间分布的格局,盐分易于积聚,盐分在水平方向上变化较大。除60 ~ 80 cm土层外,各土层深度土壤盐分含量的半方差拟合参数中C0均较小且基台值(C0 + C)之间差异不大,说明土壤盐分含量由随机变异、采样误差及距离误差所引起的变量变异程度不大,受土壤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也较一致,因此,40 ~ 6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0 ~ 20 cm、20 ~ 40 cm、80 ~ 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主要为K+和Na+,阴离子耕地土壤中主要为SO42−,非耕地土壤中主要为Cl,耕地土壤盐分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非耕地以硫酸盐-氯化物型,这可能与土壤盐分含量以及地表生长的作物有关。

    从盐分含量水平分布图上来看,研究区土壤盐分含量总体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土壤盐渍化问题十分严重,农民每年都会进行冬灌或春灌,加上冬季的冰雪融化,盐分随水分向土层深处运动,耕地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部分农田的边缘地带,依旧返盐严重,地表有盐霜。非耕地缺少压盐、洗盐措施,土壤盐分含量仍然较高,这也是水平分布图上会出现高值区的原因。研究区内各土层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基本一致,盐分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以及东北部边界荒漠化程度高、地势较为低洼的区域,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的盐分含量相对较低,这与刘广明[24]、丁邦新[25]等研究结果相符,土壤盐分含量在人类活动强烈、地势较为低洼区域较高;研究区的东北部为自然保留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疏,而研究区的中部受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古河道大水冲刷的影响,形成了大片低洼荒地,盐分随水流运移,导致研究区中部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研究区在春季强烈蒸发积盐的情况下,通过春冬灌有效的抑制了土体上层的盐分,使耕地土壤盐分含量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对春季作物出苗是十分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盲目的使用大水压盐、洗盐对干旱区的水资源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确定合理的淋洗量和适宜的水盐调控措施,提高灌区水土资源利用率,需要在灌区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和盐分累积机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干旱区盐碱胁迫土壤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研究区春季土壤pH值范围在8.01 ~ 8.32,总体呈碱性。土壤盐分呈表聚型,盐分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在耕地土壤以SO42−、在非耕地土壤以Cl为主,盐分类型耕地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非耕地以硫酸盐-氯化物型为主。从水平分布来看,不同深度土层的春季土壤盐分含量在水平方向均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且大多具有良好的空间相关性,土壤盐分含量在不同深度下的水平空间分布状况基本一致,盐分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以及东北部,边界荒漠化程度高,地势较为低洼的区域,并由中部逐渐向两边递减,西北方向和东南方向的盐分含量相对较低,0 ~ 40 cm土层的盐分变化范围在2.51 ~ 5.48 g kg −1之间,基本可以满足春季棉花的生长条件。

  • 图  1   研究区及样点分布示意图

    Figure  1.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map of soil samples in the study area

    图  2   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分布图

    图中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柱状数据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salt ions in soil

    图  3   土壤盐分含量的半方差函数拟合图

    Figure  3.   Semi variance function curves of total soil salt

    图  4   土壤盐分含量的分布Kriging插值图

    Figure  4.   Kriging interpol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salt content

    表  1   土壤盐分含量统计值

    Table  1   Statistics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alt-affected soil

    土壤类型
    Soil type
    土层深度
    Soil layer
    (cm)
    pH盐分含量
    Salt content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变异系数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偏度
    Skewness
    峰度
    Kurtosis
    最小值
    Minimum
    (g kg −1
    最大值
    Maximum
    (g kg −1
    平均值
    Average
    (g kg −1
    耕地 0−20 cm 8.08 1.20 15.86 3.47 2.79 0.80 3.37 11.53
    20−40 cm 8.08 1.36 13.19 3.18 1.87 0.59 3.62 16.98
    40−60 cm 8.09 1.19 8.98 3.01 1.39 0.46 2.09 6.25
    60−80 cm 8.01 1.48 11.28 2.91 1.49 0.51 3.84 20.08
    80−100 cm 8.08 1.42 5.81 2.69 1.02 0.38 1.32 1.41
    非耕地 0−20 cm 8.18 1.70 226.65 36.97 59.59 1.61 2.41 6.14
    20−40 cm 8.22 1.29 66.50 16.26 9.42 0.58 1.67 1.63
    40−60 cm 8.17 1.49 31.75 8.26 9.42 1.14 1.48 1.05
    60−80 cm 8.21 1.34 15.70 6.61 5.21 0.79 1.48 −1.01
    80−100 cm 8.20 1.30 45.42 7.18 10.35 1.44 3.51 13.3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半方差函数模型及相关参数

    Table  2   Semi variance function model and related parameters

    土壤深度
    Soil depth
    理论模型
    Theoretical model
    块金值C0
    Nugget
    基台值 (C0 + C)
    Sill value
    C0 /(C0 + C
    (%)
    变程(km)
    A
    决定系数
    R2
    残差
    Residual error
    0 ~ 20 cm 高斯模型 0.14 0.33 41.9 6.54 0.655 0.0347
    20 ~ 40 cm 高斯模型 0.09 0.28 32.7 3.83 0.389 0.0856
    40 ~ 60 cm 高斯模型 0.03 0.23 13.2 3.57 0.383 0.0178
    60 ~ 80 cm 线性模型 0.21 0.21 100 12.47 0.000 0.0147
    80 ~ 100 cm 指数模型 0.04 0.18 23.7 7.70 0.872 0.029
    下载: 导出CSV
  • [1] 李荣荣. 干旱区平原水库下游土壤盐渍化空间格局分[D].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16.
    [2] 李会亚, 冯 起, 陈丽娟, 等. 民勤绿洲灌区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4): 136 − 141.
    [3] 田长彦, 周宏飞, 刘国庆. 21世纪新疆土壤盐渍化调控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建议[J]. 干旱区地理, 2000, 23(2): 177 − 181.
    [4] 杨红梅, 徐海量, 牛俊勇. 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防护林次生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J]. 土壤学报, 2010, 47(5): 1023 − 1027.
    [5] 颜 安, 蒋平安, 盛建东, 等. 玛纳斯河流域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 土壤学报, 2014, 51(2): 410 − 414.
    [6] 王全九, 王文焰, 汪志荣, 等. 排水地段土壤盐分变化特征分析[J]. 土壤学报, 2001, 53(2): 271 − 276.
    [7] 刘迁迁, 苏里坦, 刘广明, 等. 伊犁察南灌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与运移机理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12): 221 − 228.
    [8] 张 飞, 李怡博, 王东芳, 等. 精河绿洲盐渍土表层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 64 − 73.
    [9] 谷海斌. 灌区尺度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2011.
    [10] 沈丽娜, 吴 巍, 周孝德, 等. 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盐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 27(2): 231 − 236, 240.
    [11] 杨红梅, 徐海量, 樊自立, 等. 塔里木河下游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和格局分析[J]. 中国沙漠, 2010, 30(3): 564 − 570.
    [12] 赵新风, 王 炜, 张 涛, 等.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滴灌沙枣防护林地土壤盐分分布特征[J]. 中国沙漠, 2012, 32(3): 763 − 770.
    [13] 李洪义, 史 舟, 唐惠丽. 基于三维普通克立格方法的滨海盐土电导率三维空间变异研究[J]. 土壤学报, 2010, 47(2): 359 − 363.
    [14]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5] 雷志栋, 杨诗秀, 许志荣, 等.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J]. 水利学报, 1985, 30(9): 10 − 21.
    [16] 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 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17] 胡顺军, 康绍忠, 宋郁东, 等. 渭干河灌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2): 10 − 12, 20.
    [18] 郑新奇, 吕利娜. 地统计学(现代空间统计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19] 赵锐锋, 陈亚宁, 洪传勋, 等. 塔里木河源流区绿洲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异和格局分析−以岳普湖绿洲为例[J]. 地理研究, 2008, 28(1): 135 − 144.
    [20]

    Cambardella C A, Moorman T B, Novak J M, et al. Field-scale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central Iowa soil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4, 58: 1501−1511.

    [21] 巩玉红. 西北干旱区金塔绿洲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2] 宋 玉,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吴雪梅, 等. 于田绿洲不同季节表层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空间变异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32(6): 171 − 175, 214.
    [23] 李新国, 赖 宁, 陈蜀江, 等. 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以焉耆县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1): 105 − 109.
    [24] 刘广明, 吕真真, 杨劲松, 等. 典型绿洲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6): 100 − 107.
    [25] 丁邦新, 刘雪艳, 白云岗, 等. 塔河下游典型绿洲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J].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57(2): 264 − 273.
  • 期刊类型引用(12)

    1. 牛子路,宋春玲,王磊,齐拓野,陈茂盛,蒋淑汀,张力,徐立珍,刘嘉. 宁夏银川北部平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空间变异特征(英文).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5(01): 148-158 . 百度学术
    2. 陈振宇,赵禹,白金,赵寒森,梁楠,刘拓,姚远. 干旱绿洲区包气带土壤盐分分布特征及运移机制——以新疆焉耆盆地为例. 地质论评. 2024(05): 1857-1872 . 百度学术
    3. 王文彪,李建. 红崖山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河南科技. 2023(02): 107-111 . 百度学术
    4. 林宁,韦良焕,蔡吉祥,张文河,王晶. 叶尔羌河流域荒漠河岸林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根际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02): 82-91 . 百度学术
    5. 李秀静,肖国举,郭占强,王静. 贺兰山东麓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盐碱化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03): 612-623 . 百度学术
    6. 李丹,王京文,袁杭杰,商小兰,黄越,尉吉乾. 餐厨废弃物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23(06): 39-42 . 百度学术
    7. 王晨晨,孙向阳,李素艳,刘源鑫,岳宗伟,查贵超. 不同利用方式土地的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 土壤通报. 2023(05): 1167-1175 . 本站查看
    8. 赵永昶,常春艳,王卓然,王启尧,杨婧文,张术伟,李因帅,赵庚星. 滨海盐渍农田秋季土壤盐分含量微域变异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05): 1009-1021 . 百度学术
    9. 赵起越,夏夜,邹本东. 土壤盐渍化成因危害及恢复. 农业与技术. 2022(11): 115-119 . 百度学术
    10. 刘燕楠,孙贯芳,毛威,成萧尧,朱焱,杨金忠. 基于地统计分析的河套灌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规律分析. 灌溉排水学报. 2022(09): 101-109 . 百度学术
    11. 陈图峥,李艳红,李发东,何新林.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绿洲生态系统棉田土壤水分-盐分-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06): 1133-1144 . 百度学术
    12. 王晨晨,孙向阳,于雷,李素艳,岳宗伟,查贵超,魏宁娴. 北京市通州区果园土壤盐碱化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 2022(06): 223-22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图(4)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31
  • HTML全文浏览量:  315
  • PDF下载量:  69
  • 被引次数: 2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4-01
  • 修回日期:  2020-11-14
  • 发布日期:  2021-04-0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