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使用化学杀虫剂1年后,调查梅菜不同品种上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在矮脚白梗仔、三联种上发生2个世代,高峰期分别为11月中下旬与1月上中旬,其平均寄生率分别为20.83%与31.73%、16.71%与22.63%.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在矮脚白梗仔、三联种上发生1代,高峰期为11月20日,寄生率分别达28.75%、26.00%.将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合并,早中熟品种上寄生性天敌的作用比晚熟品种强.其中以矮脚白梗仔和大梗齐尾品种上的寄生作用最大,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 (Exclusiv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分别为2.6341和2.3550,即如果排除寄生性天敌,小菜蛾将分别增长2.6341倍、2.3550倍.晚熟品种矮脚黑叶仔、陂(B)种上寄生作用较强,EIPC分别为1.6399和1.5894.
以8~10周龄的雄性黄羽鸡为对象,比较了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改良的原位两步灌流法及原位一步灌流结合组织块消化法对成年鸡肝细胞的分离效果,同时比较了不同基础培养液对成年鸡肝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原位两步灌流法可以获得分离效果很好,均匀一致且活率达90%以上的肝细胞;以Williams' medium E为基础培养液,以1×105个/cm2密度接种,4h后肝细胞贴壁,随后在含ψ=7%新生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24h后,肝上皮细胞呈现典型的多角形,核圆透亮,聚集呈岛屿状生长,48h后增殖旺盛,96h后基本铺满培养皿底部,出现胆小管样结构,并可维持存活13d以上.本试验为进一步建立成年鸡肝细胞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在线期刊
(共 篇) 引用文章 全选
封磊 洪伟 吴承祯 范海兰 孙刚 宋萍
摘要杜静 王瑷玲 马云波
摘要庞振凌 张乃群 杜瑞卿 李玉英
摘要刘国敏 邹猛 刘木华 黎静
摘要信丰学 钟盛华
摘要周建 王军峰 郝玉有 王永红 涂国全 郭美锦
摘要饶庆隆 杭志喜 彭军 余世袁
摘要龙兴 曾继吾 黄秉智 黄永红 易干军 陈金印 夏瑞
摘要洪艳平 上官新晨 刘楠 杨武英
摘要余云芳 姚伟 张谨 何正权 乐超银 梁宏伟
摘要文亚峰 谢碧霞 潘晓芳
摘要黄美娟 廖玉洁 刘齐元 黄海泉
摘要周俊辉 杨寅桂 刘义存 陈利秋 余奕锋
摘要刘纯青 黄建国 赵小利
摘要高贵宾 顾小平 张小平 岳晋军 李鹏 袁娜
摘要王红胜 刘苑秋 郭圣茂 李靖
摘要周会萍 牛德奎 刘苑秋 蔡祖国
摘要庄伟瑛 张玉英 范国荣 蒋祥英 孙家彪
摘要庞会忠 彭龙慧 张金波 杨斌 唐春发 汪辉武 张玮
摘要钟平生 曾玲
摘要林毅 李静然 蔡福营
摘要蒋军喜 钱亚娟 谢艳 阙海勇 罗有强 向妙莲
摘要肖旭峰 刘明月
摘要李丹丹 毕庆文 许自成 汪健 王豹祥 张晓兵
摘要张一扬 周冀衡
摘要陈秀虎 杨敏 黎晓峰
摘要陈秋夏 郑坚 金川 周庄 陈雷 周泰来 唐建军
摘要孟军 陈温福 王嘉宇
摘要魏金连 潘晓华
摘要秦海燕 王晶磊 陈加祥 徐林林 林珊 刘仁平 徐斯凡
摘要郭冬生 孙亮先 黄志祥 张巧利
摘要王桂芝 石巍
摘要佟广香 包玉龙 匡友谊 尹家胜
摘要马玉芳 张中桥 姚金水 俞道进 黄小红 黄一帆
摘要刘清神 张常明 冯定远 李莉
摘要董俊斌 步志高 马学恩
摘要陈黎龙 江青艳 朱晓彤 束刚 高淑静 高萍 张永亮
摘要谢宇 尚晓娴 胡金刚
摘要肖小年 马永花 易醒 刘翠 胡少华
摘要